金融行业 咨询/市场调研 互联网行业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快消行业 广告传媒 其他行业和岗位
学会计出身的,工作以后都在做什么?

和男朋友同班同学,都是985高校会计专业。感谢职徒邀请,简单回答一下。我大四的时候一直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某家实习,长达6个月,经理比较满意,给了returnoffer,加上我本来不是特别学术的人,也想早点工作,于是直接接了offer,本科毕业就入职了。前三年一直在审计部门。审计的工作强度很高,但总体比较规律,每年的节奏基本都是9月左右做审计计划,10月底到11月做预审,12月底盘点,1-2月下现场,3-4月出报告,5-6月是相对的淡季,一般会放假,事务所会组织培训,当然有香港上市公司的case会做中期审阅计划,7-8月现场审阅并出报告。8-9月又是相对的淡季,这个时候没考完CPA的小伙伴就会放考试假,我入职前两年的淡这个时候都贡献给CPA了(当时真的超感谢还有考试假可以放),全部考完之后就比较轻松了,一般会请个年假出去散散心,看看不同的世界。有的同学羡慕四大人可以放大假出去旅行,如果你有来四大体验忙季时没日没夜的艰苦生活,你就会觉得,放再大的假都不足以填补忙时的辛苦,而且如果没有淡季的缓冲,很多人在四大是坚持不了多久的。我刚入职不久就见识到了一个女强人经理的拼命,她是上海本地人,家里不缺钱,但是她绝对是office的拼命三娘,怀孕之后照样加班熬夜,最终导致流产。虽然这种做法并不值得鼓励,但是依然被她的事业心所深深震撼。四大的工作虽然过得清苦,但总体来说环境相对单纯,很多时候我觉得四大更像是一所大学而非是职场。四大成熟的培训体制和老人对新人的帮带传统足以让一位有自我驱动力和学习能力的新人在几年时间内取得较大的成长与进步,成为一名财务审计领域的专业人才。几年之后因为机缘巧合和自己的意愿,我转到了并购交易服务线,做valuation,目前担任DAManager。这样的转型也要归功于几年来在审计线积累的财务方面的经验。并购交易虽然是投行业务,但其实也没那么高大上,做的事情都非常接地气,而且涉及交易都比较敏感,有时候就算是同部门的同事,也不能互相说正在做的项目。跟审计相比,并购交易锻炼的能力相对更加综合,个人的成长也是迅速的。现在比当Junior的时候稍微好一点,但是忙季依然很忙。前两天忙到凌晨1点多我还忍不住发了条朋友圈,说每个忙季总会有那么一两次会怀疑自己怀疑人生。但总体来说,还是在四大坚持了7年了。从刚入职的小白,做最简单的工作比如帮客户资料搜集,银行/权益等科目的底稿,到现在自己负责项目,带小团队,每升一级都会面临全新的挑战,学到新的东西,还是很感恩我司的不嫌弃和悉心培养。相较于这些,并不丰厚的薪水好像也没那么难以接受了(无奈脸)。跟比较安于现状的我相比,男朋友(如果没有今年的疫情应该是老公了,我们打算等疫情过了再去领证,因为想要有双方家人和挚友的见证)在职业规划方面步子会迈得更大一点。他本科阶段曾在两家top10券商投行部实习,感觉不错,所以一直明确毕业后要进投行,介于投行的门槛较高,他选择了保研,研究生毕业后顺利加入了某券商投行工作,目前也是项目负责人,有自己的小团队。有的同学以为金融专业的才好进投行,会计专业并没有优势,其实不然,我们都觉得会计是金融之本,哪怕他现在做投行业务,财务会计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就尽职调查来说,财务技能是最基本的,很多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复杂的交易事件,也需要有一定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准则知识作为基础才能去判断其公允性。当然,这些事情又不能仅仅从会计角度去解读,还要结合非财务会计因素,这个就要考验对企业和环境的认识,这些能力就是需要在工作实践中积累和培养的。家庭收入的贡献度上自然是他更高,但出差的频率也是他更高,疫情期之外,每周都飞。作为两个都很忙的人,如何维系感情,平衡家庭生活是需要双方的努力的。当然,除了会计师事务所或金融行业,也有更多的同学去了企业做财务工作。比如我室友也是闺蜜,毕业后就进了地产公司做财务,这几年也是在各大地产公司之间跳槽。还有一个同学去了阿里做财务分析。总体来说,在甲方公司做财务,肯定比我这种在乙方事务所的轻松一些,甲方永远是爸爸,我们也必须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同行业,各有优劣,但我不后悔读了会计专业。也希望各位学弟学妹们学有所成,不管今后还做不做相关的工作,都能找到自己理想的事业归宿。

2023-05-26 16:48:07      阅读  65      点赞  0

「四大」到底为何吸引学生?

对于一份工作,评价标准无外乎就是上班累不累、工资高不高、前途好不好,所以下面分别就这三方面来对四大进行分析。一、上班累不累 挺累,这一点应该还是比较有共识的,美其名曰锻炼,最难熬的是头两年,作为小朋友,尤其是还没形成审计体系,看待具体任务都是碎片化的,有一种捉襟见肘的感觉,另外还得抽空复习CPA。而在企业做财务的同学,大部分按点下班,可谓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作为毕业后的第一份职业,很多同学对于工作累这个概念是没有感性认识的,觉得自己年轻就应该拼搏,熬夜算什么,看了很多电视剧里面演的空中飞人,出入五星级大酒店,觉得特别有成就感,但是理想和现实是有差距的。 很可能你们组对接的是一个制造企业,预算有限只能住快捷酒店,甚至由于工厂处于工业区不得不换乘多种交通工具前往(飞机直达?专人接机?不存在的)。 累了一天回到酒店,还得继续打开电脑,睡觉?项目deadline已经很近了,哪有时间睡觉? 对了,不管是出于工作需要还是人性化考虑,四大对于备考CPA是有给假期的,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吧。  二、工资高不高 终于说到钱了,这应该是很多人关心的重点。 其实四大的工资还是比较透明的,主要是四大块内容组成,包括基本工资、加班费、差旅费补贴以及奖金,哦对了,还有四大还蛮重视资格证书,这块也会有激励,也就是Q-pay,一般前2年是1000左右,再往后是2000~3000之间,这一块四家略有差异。  整个计算下来,新人起薪8500,其他主要靠加班和出差。  看起来还是挺不错的,但是除以工作时间之后的时薪,只能感叹挣的都是血汗钱啊。 三、前途好不好 上班很心累,工资拿命换,为啥每年还是有这么多毕业生前赴后继挤进四大呢?自然还是这份工作的前途了(三样总得占一样吧)。 说四大是财务领域的黄埔军校其实也并不为过,很多同学都是抱着将四大当做跳板的心态加入的,先苦后甜,经过地狱般的锤炼之后,跳槽出来财务岗位随便挑,不少特别优秀的还能转去投行、咨询等金领岗位,所以四大的整体流动率也一直是居高不下的。 “四大毕业生”真的是就业市场的香饽饽吗?去金融机构去不成,好歹500强财务岗随便挑吧?放在以前,这个答案我是可以很肯定回答你的,但是随着不少顶着四大光环的新人入职500强财务后,企业方发觉有一部分“四大人”的性价比并没有那么高,对于之后再投递的“四大人”的考察也就提高了标准。  所以,四大跳槽在时间上非常有讲究!下面我站在求职者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不同年限跳出四大的利弊。 入职1~2年的小鲜肉:这个时候跳槽性价比非常差,因为四大光环没有以前那么耀眼,只干了1~2年也就是说并没有实际经历多少个完整的项目,更多是打下手的角色,所以不会有太大的求职优势,而且这个时候通常CPA还没拿下(硕士自带CPA入职的除外),去企业方的优势不明显。 入职3~4年的大叔御姐:跳槽高发期,只要不是打算在事务所一路做到par,这个时候走非常值得考虑,因为首先脱离了小鲜肉的稚嫩,能够独当一面负责项目,对于整个审计体系也有了自己的框架,CPA基本上也都拿下了,可以说如果要走就是这个时间点走最好,再拖下去反而竞争力下降,无论是转金融还是转企业财务、内审,都非常受欢迎。 入职5年以上的老油条:错过第一个黄金跳槽窗口之后,发现随着年龄上升,四大的工作强度始终还是吃不消,往外面看了一圈,发现几乎都是高不从低不就的岗位,毕竟以自己5年多的四大经验,至少也得是财务总监级别的才会考虑了,但是实质上自己的甲方经验非常欠缺,同时财务总监这种岗位一个企业一般就一个,需求量也没有那么大,这一来一回就是没有能够匹配的职位。 四大奋斗了5年,想换一份相对轻松的工作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一面是继续呆在四大眼看拉业务能力不够也混不上par,一面又是企业方无法给到满意的薪酬和职级,所以这个阶段其实反倒不如3~4年的好跳。 不过四大的工作归根到底都是非常有前途的,只要明确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在合适的时机选择主动变化,职业发展的方向是可以非常多样性的,这也许就是每年无数精英学子们争相加入四大的原因吧。 

2023-05-11 19:13:42      阅读  136      点赞  0

安永 SLP 是一个怎样的项目?

毕业后想进四大的同学务必不要错过,因为安永SLP其实就是秋招提前批,不要把它理解为是实习,SLP是会发放正式工作offer的!形式上属于Superday,中间穿插企业文化介绍(洗脑),目的很简单,提前吸引一批优秀的人才,像是德勤俱乐部、毕马威精英计划也都属于此类,所以对于打算进四大的同学来说是非常好的一个机会。 这么好的机会该如何把握呢? 和其他家不同,安永是用小游戏来进行测评的,类似这样:  一个需要检测的安全门,面试者的任务是打开它。 说明:•将旋转区域停留在高亮的数字上•完成五位数字让每一个安全锁失效•每一个锁失效,就会多一个灯亮起来•四个等点亮就可以成功将门解锁•如果出错,从头开始 不知所云是吗?还有更让你崩溃的,比如下面这样:  A公司有海王星队和木星队两个销售团队共同销售产品,玩家代表海王星队出价,有高低两种选择: •双方都出高价,则各得200;•一方高价一方低价,则低价方得300,出高价一方不得分;•双方均出低价,则各得50;•木星队会独立做出自己的判断,但每次出价后都会总结上次出价经验教训做出选择。 本题考察心态博弈,最后玩家得分是按照自己的最终盈利收入计算,如果有看过电影《美丽心灵》的话,应该知道这属于博弈论当中纳什均衡的一种情况。 安永出这类题目其实还蛮搞怪的,虽然换了一种包装,但实质上也是考察综合素质。除此之外还有考察取舍判断能力的大楼充电“气球充气”问题,需要面试者从全局角度出发合理选择放弃。

2023-05-11 19:13:11      阅读  63      点赞  0

做底稿做到想吐,在会计师事务所到底怎么发展?

不仅仅是事务所的工作让人想吐,其实所有工作都会有让人抓狂的阶段。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刚来10天就让作为实习生的你碰底稿,要么是非常看好你要么是实在忙不过来了。一般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最费时间又枯燥的工作肯定优先交给实习生处理,也就是所谓的脏活累活。 结束了刚开始的新奇感之后,大部分人都容易引发倦怠情绪,产生的原因很多,但是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1、机械式重复劳动,失去新鲜感和挑战;2、无法得到及时反馈和认可,失去信心和方向;3、期望和现实落差太大,失去激情和动力。 所以你这个是正常现象,不必过度焦虑,哪怕是其他行业其他岗位,多半也会经历同样的过程。  关于倦怠期,每个人具体情况不同,持续期可长可短,有一些小建议可供参考:1、仔细观察前辈们的工作日常,这就是今后你即将面对的场景,看看和自己内心期望的是否相符合,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只需要告诉自己这段倦怠期是合理现象,专注于工作本身,就自然而然逐步走出来了。2、工作之余多和前辈交流,把内心的困惑说出来,事务所对于小朋友都比较宽容,因为除了VIP几乎每个人都走过这个阶段。3、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规划,因为虽然倦怠期每个人都会出现,不过刚实习10天就有想吐的感觉也不排除是自身性格和工作岗位之间有一定程度的不匹配,实习本身也是让我们提前感受工作日常的契机,如果真的是无法接受,及早抽身不失为一个好决定,否则后续正式入职依然会面临这种烦恼,倒不如趁早寻找能让自己发光发亮的新方向。 如果经过以上思考,你依旧认定事务所的职业道路,那么可以在填底稿的时候多想一想科目背后的勾稽关系,交给我们的每一份材料都是最真实的学习素材,可以好好利用起来。 刚开始没有建立自己的框架前看问题都是局部的,积累一段时间就会发现原本看似不相关的东西突然串在了一起,颇有一种被打通任督二脉的感觉。 要相信当下的每一份经历都会有它的价值,调整好心态,专注于事物本身,相信一定能收获更多。

2023-05-09 20:50:58      阅读  109      点赞  0

男生可以在会计师事务所做一辈子审计吗?即使有CPA?

可以与否其实需要分解为能力和意愿两个方面,下面我们分别来看。一、能力在事务所做一辈子审计的前提是需要具备客观的工作胜任力,CPA在进入事务所后2年左右必须要搞定,否则基本不存在上升空间,但是光有注会只是基础。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你的身体,对于刚毕业的年轻小伙子而言,加加班熬熬夜可能第二天依旧生龙活虎。但是随着年龄增长,长期繁重的连轴转带来的身体损伤就会逐渐干扰你的工作效率,也就是所谓的心有余而力不足。 事务所不是有淡季吗?我淡季好好休息不就好了。 且先不说你平时熬的夜哪怕周末睡一天也补不回来,事务所就连淡旺季现在也不是那么明显了,ipo常态化之后基本不会有事务所长期清闲的日子,所以要想在事务所做一辈子审计,首先要问问你的身体是否扛得住。 说实话,在金融从业人员的身体素质这一点上,我们确实应该和老美学习。 这是我们的运动会:   这是华尔街的运动会: 现在我努力考出CPA,努力锻炼身体,是不是就能在事务所呆一辈子了呢? 其实到这一步,靠努力能够提升的能力你基本都具备了,剩下的一些因素并不完全可控。比如接项目的缘分,做得好好的,突然哪一天客户被别家撬走了这种事情并不是不会发生。 事务所的晋升路径其实还是很清晰的,就是一路做到合伙人,如果中途因为某些原因被卡住了,可能另外一个主要因素就要起作用了,就是你的意愿。 二、意愿 虽然事务所都有明确的晋升路径,但是不代表人人都能做到par,par的价值更多是体现在多年从业经历积累下来的关系,如果你一个电话就能拉来一个世界500强,你也能有机会做par,但是你都这么强了,其实有更多行业可以不用这么辛苦带来同样的报酬。 一旦年龄上去了,title上不去,就会和一帮小年轻一起加班拼身体,有人说我可以一直做高级经理,但是想法是会随着时间改变的,40岁的你不会再有20岁的激情,人一旦有动摇的念头,就会一直萦绕在脑海里,到时候没混到par想去企业也是高不从低不就。 最后说回来,因为事务所平时大家都挺忙的,没太多工夫搞办公室政治,人际关系相对外面的世界简单一点。至于说个人感情问题的话,个体差异性比较大,不好下定论,只能说有魅力的人哪怕全世界满天飞也不会缺少“艳遇”。

2023-05-08 19:26:47      阅读  145      点赞  0

  • 1
  • 2
  • 3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