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国内券商投行从业六年,连续三年参与校招面试,亲自带过的实习生或新人也有几十个,来简单梳理一波。就直接抛出学弟学妹们最关心的一些问题作答吧。
券商或者广义上的投行(investment banking而非投行部investment banking division)部门很多,每个部门要求不太一样,当然大家想了解的一般也是几个核心部门。
拿投行部来说,外资或者合资券商并没有本硕上面的严格要求,比如我也有同学朋友本科毕业就进入中金或者摩根华鑫这类合资券商的投行部工作。
但内资券商的投行部门,如无意外都是要求硕士学历起步,本科学历很难过网申,大家随便网上搜搜也知道,别说校招了,就连平时招募个实习生,很多大券商都希望你是硕士学历。
你要说是不是硕士就真的比本科牛逼,投行的活儿是不是本科生干不了只有硕士能干?说实话并不是……这不最近中金投行一哥们儿还给我发了个笑话,可以说是很生动了:
那么为啥非要硕士呢?还是供需关系的影响。2020年毕业生874万,其中本科及以下学历人数肯定远远大于硕士及以上学历,即使金融相关专业只占很小一个比例,人也足够多了,而一般一家券商投行部每年招募多少人呢?好的时候几十个,行情一般的时候几个,甚至偶尔不招。不提高点学历门槛HR不眠不休也筛不完那些简历。
你说我虽然本科但很优秀难道不值得被考虑吗?人家硕士也不见得就不优秀嘛。拼这么概率没啥意义,只好一刀切。
所以,如果想毕业后进投行,在海外发展或进外资/合资,就高中开始努力,考得顶尖的本科学校;如果想进中资,最好还是努力读个硕士。
肯定喜欢。毕竟金融行业本质就是个资源整合型的行业,你自带项目进来,谁不喜欢呢?
我们部门就有一个hong三代,他爷爷是M主席时期的某个人物,资源肯定不愁,但他本人也非常低调,不是后来熟悉了之后了解到,根本就不知情,小伙子工作也很踏实尽责,这样的人干嘛不录取他?
还有我一个学弟,他爸爸是当地某个明星公司的创始人,他家公司的新三板挂牌就是某个大券商做的,他自己也985本硕,很勤奋谦逊,自然而然毕业就去了这家券商,有何不可?
但你要问是不是普通家庭的孩子就没办法进投行,或者去了也没发展,那肯定不是的。我,和我身边的大部分同事,都是普通家庭。二代们毕竟是少数啊根据二八原则,大多数自然都还是普通人。
投行,在很多高校学生眼中无比高大上,金领。实际上我们自己都知道,做的东西有多屌丝甚至可以说是苦逼,我们是一群再接地气不过的人。
这是我2019年全年飞行记录,平均4-5天飞行一次。
别问我是不是头等舱,有时候能抢到机票就不错了,毕竟很多出差是临时的,而且飞行时间基本都在上班前或下班后,作为卖方,你得保证在正常工作时间监管机构和客户爸爸能联系到你,所以别以为可以随意翘班坐飞机好爽。
也别问我出差是不是都住五星级酒店,有时候酒店是不错,但不少时候也是下面这样:
今天还有个刚入职投行实习2周的小朋友跟我说,跟着老板去陕西贫困县做项目
所以啊,这起早贪黑,居无定所的日子,这么多的dirty work,你以为会有那么多二代们愿意来做?人家继承家业不好嘛……还是我们这些寒窗苦读十余载,勤勤恳恳工作,努力想改善下自己或家人生活的平民子弟占了大多数。
不要总慨叹什么不公什么内幕,普通人琢磨太多这些没啥意义,还是多想想是不是自己还没有足够努力。
不是的。我自己是会计专业的,我团队成员中有人力资源专业,有物理专业,有软件工程专业的,还有最近带的一个实习生,是北大元培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的。
可以说大家的专业还是比较多元化,为啥?因为投行本身是个卖方,卖自己的智力、服务与专业素养给甲方爸爸赚口粮,总体是比较业务导向的一个岗位,所以可能与金融知识相比,你的逻辑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情商等软实力会更加重要。
金融、财务知识可以通过后续的工作实际迅速积累(就像很多同学问四大招人时为啥不限专业,上周末还跟四大的哥们谈论这个话题,审计、税务难道不需要门槛吗?他说如果让你每天工作18个小时你也能学会,未必非要科班出身,太真实了)。而且投行部门基本是团队作战,一个团队中大家的背景要多样化一些才好,有的跟企业聊财务聊估值,有的聊行业聊上下游,有的联络感情拉近信任度,这不挺好嘛。
之前帮一个学妹打听摩根华鑫招聘进度,摩根华鑫的朋友就跟我说,他们在关注一些理工科复合背景的候选人,可见一斑。
是的。就我们团队来看,没有相关实习经历的候选人是很难通过简历关的。其他公司也差不多,随便网上搜几个大投行实习贴,都把prefer有相关实习背景的要求写在JD里面。投行、四大的实习经历都是我们很喜欢的(喜欢四大实习经历是因为投行业务中很多涉及需要看企业财报的工作)。
所以建议各位同学在大学阶段也别光顾着学习,寒暑假有机会多多参与企业实习,不仅能丰富你的求职履历,我觉得也是很好的自我探索过程,不要让很多行业概念停留在自己的想象中或者道听途说中,课本上的那些知识与工作实际相差也是很远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走到企业岗位中,自己去感受感受,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喜欢,自己到底适合什么。
在正式踏入投行前,我做了3份实习,最后一份是在某家投行实习了8个月之久,也就是这段实习,让我坚定了走这条路。所以在校招中目标非常明确,少走了不少弯路。
而且随着目前就业竞争日趋激烈,提前积累2-3份实习,最后争取个实习留用是最好的,通过实习留用算是求职捷径,比参加校招要高效和轻松很多。
5、投行的薪资是不是很高?毕业几年能实现年薪百万?
这是小朋友们私信我很多的问题,有的还不好意思直接问,拐弯抹角地打听。
其实这个问题也不难回答,任何人给你报的任何数字都未必具有代表意义。投行的薪资受到如下因素影响:
1)不同公司,同样是投行部门,薪资差别是比较大的。现在投行的头部效应很明显,排名靠前的投行包揽了行业内大部分业务,小投行的日子相对难过一些,两级分化还是比较严重,所以不能笼统地说投行的薪资有多少。
2)看人均创收。同样是大券商,A公司和B公司团队的人均创收差异也可能很大,比如A公司投行业务团队300人,创收10个亿;B公司投行团队只有150人,创收也是10个亿,那么分摊到每个人的头上差别就比较大了。
3)投行内部的不同岗位薪资也不相同。很多同学提到投行只知道一个IPO,或者并购,实际上投行内部也分不同岗位的。
投资银行管理委员会一般会下设股权业务线、债券承销业务线、资产证券化业务线、并购业务线、股票资本市场部、债务资本市场部、质量控制组、人才发展中心、运营部等部门/业务线。其中质控、运营等岗位薪资肯定是比业务岗要少的。
如果真的要说一个具体数字,从身边的情况来看,如果你进的是大券商,做5年,个人能力和行情都不错的话,百万级年薪是有的,甚至会更多(当然,也要扣不少的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