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1
收藏
分享
求职要测550道MBTI题目,HR歧视E人只招ISTJ?
25号底片
查看    118 7

最近,贵州某公司的招聘要求引发全网热议:求职者必须先做 550 道 MBTI 测试,且明确 “E 人肯定不要”,理由是 “E 人跳槽率高”。


这波操作不仅让网友直呼 “离谱”,更把 MBTI 这个人格测评工具推上了风口浪尖 —— 到底 MBTI 测试能用来干嘛?企业招聘真的能靠它 “筛人” 吗?今天职徒君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white_check_mark:先搞懂,MBTI 到底是什么?

MBTI(迈尔斯 - 布里格斯性格分类指标)是目前全球流行的人格测评工具,通过外向(E)/ 内向(I)、感觉(S)/ 直觉(N)、思考(T)/ 情感(F)、判断(J)/ 知觉(P) 四个维度,将人的性格划分为 16 种类型。

图源小红书博主@修戟


这次涉事公司青睐的ISTJ人格,说白了,吃苦耐劳、做事踏实、注重细节、为人勤奋、不会闹事……在互联网上一直有“机器人”、“天选牛马”之称,这种人格类型肯定会受到老板喜爱了,简直是最省心的员工。

图源小红书博主@每天都想辞职


但是,这种草率的招聘准则真的可行吗?涉事公司的HR还说测试能 “看出执行力、分析能力”,甚至能通过 “工作分”“财富分” 判断 “爱不爱加班”“愿不愿意高薪”。这些都是真的吗?


当然不是。这个道理很浅显。工作看的是求职的能力是否匹配岗位。而MBTI只是看职场人格类型、倾向,不是直接的岗位能力鉴定,MBTI测试没办法鉴定求职者是不是有python、SQL能力,也没办法看求职者会不会剪辑视频、用ps,写作能力好不好。

图源小红书博主@子固路拌粉


苦读十几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出来985/211名校学历都不能代表工作能力,MBTI这种一次测试不能代表工作能力,更不能作为招聘的硬性门槛。

而且MBTI 的四个维度是性格偏好,根本没有标注和 “跳槽率”“加班意愿”有什么关联。

再说了员工离职更多与薪资、发展空间相关,跟E不E有什么关系……这就好像某主播卖那么贵的眉笔,却让观众反省自己为什么买不起,这个公司要考虑的分明是自己的薪资和发展空间是不是不合理,留不住人才。


还有一点,MBTI人格测试完全可以伪装啊。如果i人装成e人,p人装成j人也是完全没问题的啊,所以拿MBTI照本宣科地招人,科学上完全站不住脚。


唯MBTI论涉嫌就业歧视。以性格测试结果为由拒绝求职者,违反《就业促进法》中 “劳动者平等就业权” 的规定,企业可能面临行政处罚。


只招同一种人格不利于团队建构。如果团队全是 “ISTJ”,可能因缺乏创新思维和人际敏感度,难以应对复杂市场变化;反之,全是 “E 人”“N人” “P人”也可能因过度发散而忽略细节。


有理智和远见的招聘者不应该唯MBTI论,应该考虑的是用MBTI辅助团队的多样性,建构一个有“镇山的虎、领头的羊、敏捷的豹、远见的鹰、善战的狼”的团队。

图源小红书博主@无敌哈士奇


:white_check_mark:MBTI是工具,并非门槛或者硬性标准

MBTI 的真正价值在于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性格优势,找到适合的职业方向,同时助力团队实现 优势互补。比如:

  • ISTJ:严谨细致,适合行政、财务、技术等需要条理的岗位;
  • ENFP:热情有创意,适合市场、策划等需要灵感的工作;
  • INTJ:战略思维强,在管理、规划岗位上能发光发热。


当然,以上所说的也并不能囊括一切,适合什么岗位,也与相关专业、经历经验、个人技能、兴趣倾向有关系。


职徒始终认为,没有最好的性格,只有最适合的岗位。做自己,尤其是在找工作的时候,只有表现出最好的自己,才能筛选出最适合你的岗位、公司,最适合你的职场环境。所以,不要受困于极个别公司HR的说辞,认识自己,做自己,表现自己,提升自己,让MBTI成为你们认识自己的工具。


图源小红书博主@欢仔影视笔记


话题

发布时间:08-15

发布
1 条评论
25号底片
此账号还未设置简介哦
相关文章
职场导师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