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评论
收藏
分享
面试时,要不要暴露那些和公司价值观“不合拍”的独特性?
奚墨老师
查看    38 8

最近帮一个候选人复盘面试时,发现他纠结一个问题:“我有和所面试的公司价值观不太一样的特点,到底该不该说?”

这种情况也不少见,比如有人讨厌狼性文化,有人受不了绝对服从,而有人很听话——这些不是缺点和优点,而是独特性。今天不妨聊聊这个问题,我用真实案例和经验,帮你理清楚。

首先,你要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纠结?我认为不外乎是说了怕被拒,不说又怕入职后痛苦。这没办法,你必须接受,这个情况是一定会存在的。

我认为更为重要的事情是,你得先搞清楚,你的 “独特” 到底触碰到公司的哪根神经?和公司的什么价值观不符合,公司的价值观是不是就是你理解的那个。这里有个核心判断标准:你的独特性,是和公司的 “核心价值观” 正面刚,还是能给岗位带来“补充价值”?

有一种是会踩雷的必死项:比如公司强调团队协作,你说 “我更喜欢一个人搞定”,除非你是行业顶尖大佬,否则大概率凉凉。另外一种是可以聊聊的:比如你擅长在流程里搞微创新,而公司是传统公司正谋求转型——这种能给现有体系 “打补丁” 的独特性,反而可能成为亮点。但同样上述例子,如果公司是金融公司,那你还是大概率凉凉。所以,真的很看具体情况。

说结论,综合来看,我是建议你要将自己是什么样子真实暴露出来的。

不成就不成了,总比你伪装得好好的但是进去之后发现很难受要强。

不过,针对具体的场景,我再给你出出招。

比如,你做财务的,坚决不做数据造假,那就千万不要去要求你做一些操作的公司,这个事情你在面试的时候就讲清楚,如果对方觉得你不合适,就不会录取你。如果你不想先叙述这个事情,那你可以在面试提问环节问面试官,比如:“你们怎么看待要求员工造XX数据的事情” 如果对方说 “可能是必须的”,那你心里就明白了,就算了吧;如果说 “你觉得呢”,那说明还有磨合的空间,你可以表达你的意见。

再比如,你是做内容运营的,要特别渴望保持创作自由度,那就别怕暴露自己“不合拍”。如果你还是希望拿到入职的机会,你可以从另外的角度阐述自己,可以用自己的例子说,“我试过用XXX内容做冷启动,3 个月涨粉 50 万。”他希望能在出稿方面有更多的自由,那就用数据证明自己的稿件牛——我能给你想要的结果,只是路径不同。

第三个例子,比如鹅厂上海招PM,有个候选人擅长 “在流程里找漏洞优化”,而鹅厂强调“规范+创新”。候选人在主管面时说的:“我之前在狼厂参与过标准化流程搭建,后来发现很多重复工作可以用工具解决,就自己写了个脚本,把需求整理时间缩短了 60%。现在虽然流程更规范了,但我还是会定期整理优化建议。”他这招很厉害,先让面试官觉得懂规矩,再悄悄展示他的不一样。

说实话,现在互联网行业卷成这样,价值观不合真的比加班还难受。我见过太多人硬着头皮入职,最后要么熬成“精神内耗者”,要么3个月实习期没满就跑了。所以有些情况下,真的没必要勉强:

核心需求完全对冲:你感觉“工作生活平衡”是很重要的,而公司明确说 “我们需要能把工作当事业的人”(潜台词:接受加班);你重视“独立判断”,而团队强调“领导说的都是对的”;如果对方说“我们这儿不需要太有个性的人,执行最重要”,而你的独特性恰恰是“爱提意见”,——这种根本性矛盾,入职就是踩坑,赶紧跑,别幻想自己能成为 “例外”。

面试是双向选择,没必要把自己逼到绝路。你对公司的某个价值观不完全认同,可以说我之前的工作环境和贵公司有些不同,不过我很愿意尝试新的方式,同时也希望能把自己在XX方面的经验发挥出来。

这种话既承认了差异,又表达了开放的态度,面试官会觉得你成熟理性,而不是一根筋。

在准备简历的时候,我总是说,要根据公司发布的职位JD,找到核心点,将自己的简历包装成符合JD的要求的样子。但是,这种包装不是曲意逢迎,我见过不少人为了拿offer,把自己包装成了“公司想要的样子”,结果入职后每天都在演出,其实大可不必。

互联网行业变化很快,公司需要的是“能解决问题的人”。你的独特性,只要能落在具体的业务价值上,哪怕和公司价值观有点摩擦,只要公司愿意接受你让你入职,你会发现肯定会有人欣赏你。而你自己觉得某个公司的价值观你很难接受,比如你就是受不了不尊重人的领导风格,而面试时明显感觉到团队氛围不是自己想要的,那就果断放弃。不必为了一个的机会,赔上长期的心情。

面试时别怕暴露“不一样”,剩下的,就交给缘分吧。

——————————————————————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启发,欢迎“点赞”、“收藏”加深记忆!也欢迎将文章分享朋友圈,让更多小伙伴一起交流成长,我们评论区见!

话题
面试求职面试经验价值观

发布时间: 3天前

发布
奚墨老师
前阿里贝壳互联网和AI资深产品专家,18年工作经验
相关文章
职场导师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