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收藏
分享
如何巧妙用数字化表达提升简历的专业度?
职徒简历
查看    5.72万 0

如何让经历更加有说服力?请用数字说话。

华丽的形容词并没有什么说服力,例如:在实习期间搜索处理大量的行业数据,撰写了多份行业研究报告;担任新媒体编辑期间公众号的阅读量得到了显著提升;联络了多家合作机构。这样看似没毛病,但是在阅读后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很难真正取得读者的信任。如果我们把上面的几段更改一下:

更改后1:累计处理和分析20万条数据,并根据分析结果,撰写5封研究报告,其中2篇的下载量超过2000次。

更改后2:担任新媒体编辑期间公众号的单条图文平均阅读量达到3万+,并保持环比20%的速度增长。

更改后3:累计电话联络300余家机构,促成20家官方合作,个人销售业绩平均每个月均超过10万元。

表达的是同样的经历,在加入具体的数据后,文字的冲击力明显增强,在简历中常见的可以数字化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金钱:在所在岗位是否能够为公司创收和降低成本,比如任职当年完成了多少数额的销售业绩,个人的销售成绩在团队中占多少的比重,通过采用新的工艺、流程降低了多少生产成本。

效率:通过更改某个流程,缩短了某个任务完成所需要的工作时间;改进了某个程序的算法结构,执行效率提升了百分之多少。

数量:拜访了多少家客户,促成多少个合作,运营的公众号达到了多少阅读量,日活用户的数量达到多少。

不少同学在刚开始寻找实习的时候,经历非常单薄,比赛经历、学生干部经历都没有很出彩,倒是自力更生能力比较强,做了不少兼职,上了大学基本上就不从家里拿钱,这本来是很好的个人品质,怎奈兼职卖牙膏、脸盆、洗发水之类的写出来总显得不够专业,但除此之外又没有其他和岗位相关的经验可写,硬着头皮该怎么写呢?结合STAR法则和数字量化原则,我们来试试。

我们以销售学生生活用品(台灯、毛巾、蚊帐、四件套)为例,首先,要给这段经历想一个名字,不一定是公司,我们可以把它包装成一个团队,团队的名称自取,哪怕只有2个人,然后根据法则对经历进行描述和渲染,例如:

XX大学优梦团队           团队负责人           20163~20173

  • 大二开学时,组建20人新生生活用品销售团队,利用5天时间完成供应商挑选,海报传单设计,产品定价,代理渠道搭建工作,确立3个代理和货物仓储地点;
  • 与建筑学院的同学合作设计Q版校园生活索引地图,标注代理销售点位置,邀请商家加盟累计获得2000元商家赞助,印刷3000份全部发放完毕;
  • 通过线上(百度贴吧软文和新生QQ群)和线下混合营销的方式,1个月内完成2000余件生活用品销售,累计销售金额达10万元,净利润3万元。

上面的描述中,用STAR法则和数字化,充分表现了该同学的创新能力、销售能力、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很显然,如果是营销类性质的岗位,凭借这份经历是非常容易脱颖而出的。

需要注意的是,合理地使用绝对数字和相对数字,能够让表达更加出色,如果这个数字在行业内人眼中是非常高的,那么就用绝对数字,例如:单月平均销售额超过100万;个人牵头与20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抓取了30万条数据并进行分析。如果这个数字是比较低的,那么用相对数更能突出自己的价值,如公众号粉丝3000个,这个数字其实是比较低的,但是如果你说运营3个月,每月粉丝增速高达50%,这样就可以突出你确实是公众号的运营好手。有的时候突出自己的成绩既需要绝对数字也需要相对比较数字,例如: 负责某公众号文章撰写,原创文章阅读量5万+,高于该公众号整体平均阅读量80%。为什么这么描述呢?这个自媒体号的阅读量高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粉丝基数高,第二文章确实写得好,而从绝对数字上是看不到这个原因的,加上相对比较的数字,可以清晰的看出你个人的能力以及在团队中的贡献。

话题
STAR法则数字量化简历技巧

发布时间:2022-09-21

发布
相关文章
职场导师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