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刚收到一条学员评价
恭喜您成为职徒简历推广大使!请选择激励模式
确认
昨日立秋,今日才有空写几笔给00后们参考!
各位可爱的00后们,你们即将经历的校园招聘通常分为春招和秋招,一般秋季招聘为各大企业的重头戏。对于有校招需求的企业而言是一年里最大型的招聘项目之一。所以秋招,机会多,岗位多,能秋招上岸就尽量秋招上岸,建议优选一周内可出offer的企业。
此文尽可能从求职者的角度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享:
1,校园招聘岗位信息和投递简历渠道
在应届生求职过程中,能够尽早获取最全、最及时的招聘信息,是拿到理想offer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比如使用传统的求职网站,前程无忧或智联招聘(个人感觉是校招必不可少的APP),也是获取招聘信息最主要的来源。作为国内老牌求职平台,它积累的知名企业资源很多,尤其是世界500强、国企的资源比较丰富,能满足大部分人的求职需求。
相比而言,建议应更关注与应届生身份更匹配的应届生求职网或实习僧等垂直平台,它的校园招聘信息基本涵盖了所有在进行校招的各类企业,包括很多名企,比如各大银行金融机构、互联网大厂、各行业龙头企业等等的大中型企业。
记得很多年之前有个BBS论坛专区,现在改版后就找不到了。
其他例如职徒平台,我的理解是能作为解决学生求职最后一公里的平台,从优化指导简历制作开始,到提供学生求职群体直接去目标城市、企业实地参访、游学、研学的机会,让学生能身临其境感受到企业的实际情况,而非传统停留在文字或视频的介绍层面,其用户体验会比简历石沉大海的情况要好很多。
再结合企业HR每个校招季要筛选上万封简历的实际情况,我认为能通过平台直达企业参访、面试,甚至当天出offer的方式是最为有效的。
2,怎么准备网申
一套完整的求职流程包括『投递简历』(网申、线下投递)-『笔试』(并不是都有)-『面试』
(不同企业面试次数不同,大致在1-3次不等,也有面4次的企业,还有很久以前的麦肯锡7轮,每次面试的人从HR到业务部门领导)
▲准备:一份通用的简历(注意:在个人经历、性格等方便需要根据各公司情况对应的进行侧重的调整)+一张电子一寸照(提前拍好证件照)+个人生活照(尽量选择阳光清爽一些的,不推荐放美颜滤镜特别重的大头照)+身份证扫描件(或者拍好清晰的照片)+各类成绩单、证书扫描件或图片
所有线上申请求职岗位的行为都可以称为网申,不论是填写企业自己招聘系统中的信息,还是通过第三方平台,整体都还是非常方便。
不过鉴于这些信息和简历是HR初步判断是否符合招聘要求的主要材料,填写和投递时一定要留心内容和岗位的匹配程度,并针对性地撰写简历,还要用一些类似重点关键词加粗显示的小技巧,让HR能够迅速找到重点,快速评估我的背景和能力,避免被忽略掉。(海投也要用心呀)
网申简历筛选一般会采用机筛和人工筛选结合的方式。
机器筛选:主要是看一些硬性条件比如学校,学历,四六级成绩,GPA等,还要注意露出关键词,比如领导力,学习能力这样的词。
HR筛选:主要是针对机器选出的符合硬性条件的简历进行主观评判,核实实习经历是否符合申请岗位,开放性问题的答案等。
3,怎么准备简历
一份完整的简历构架一般来说应该包含9个方面的内容。
▲个人信息
这部分内容的主要作用是方便HR知道简历是属于谁的,如果对这位应聘者感兴趣的话能够联系到他。
可选信息的取舍取决于应聘单位的具体性质和职位要求,一般国企、事业单位倾向于要求个人信息全面,尤其是大多数国企认为应聘者的性别、年龄、籍贯、政治面貌民族等都是重要信息,因此应聘这类单位建议将这些相应信息体现在简历中。
▲求职意向
大部分的雇主希望在简历上看到明确的求职意向。
因此建议大家最好在简历中写明自己的求职意向,至少表明自己想从事哪一方面的工作,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同时让HR一目了然。
▲教育背景
对于我们应届生来说,教育背景是简历中的一个很重要的信息,一般是按照时间倒叙的写法来写。
需要注意的是大学以前的教育经历一般不要写,但如果有获得特别奖励或者经历的话除外,比如说高考状元、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等等。
可选信息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应聘的职位和自身情况来突出优势,规避劣势。
比如说你有学过相关课程建议一定要在简历中呈现,如果恰好成绩好,就可以把成绩也标上去;GPA高也建议写上去,如果你的所有课程的总GPA不高,但是某些与应聘职位相关的学科类别GPA还不错,那你可以只强调某一学科类的GPA,比如说机械专业课GPA3.6/4。
▲实习经历
一份简历的重中之重,基本上决定你是否能够通过简历初筛。
如果已有的实习经历与应聘职位关联度高,那通过的概率就大。这一部分内容包括工作时间、公司/组织名称、公司简介、部门名称、职位名称、工作实习具体内容。
▲项目经历
简历中的项目经历的内容及其意义与实习经历社会实践略有不同。
一般来说项目经历往往反映的是求职者某个方面的实际动手能力、对某个领域或某种技能的掌握程度。
而对于应届生来说,简历中项目的含义一般包含两个层面。
一是论文、毕业课题中的相关研究课题项目;二是实习兼职、社会实践中需要单独描述的活动或者项目。
对于本科生来说,一般不建议将毕业论文作为项目经历来写。但如果你确实参与了某项重要课题的研究,并且确实承担了一部分相关的理论研究或是实验研究的工作,技术含量比较高,那么这段经历可以写在简历上。
▲社会实践
这部分的可写内容比较多,比如说在学校参加学生会、各类社团等组织,参与这些组织的日常工作或者举办的各类活动、利用寒暑假参加诸如“支教”“下乡调研”等志愿者活动、参加的各种形式的商业比赛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社会实践经历来撰写。
▲奖励情况
简历中的奖励情况,需要特别注意强调奖励的级别和特殊性,最好将获奖难度用数字或者是获奖范围写出来,以此来表明奖励的含金量,从而增加简历通过筛选的概率。
如果获奖经历比较多,学会做减法,根据岗位需求做筛选,不需要将所有的获奖情况都放上去。
▲英语、计算机及专业技能
根据应聘职位的要求,可以再有选择地列出相关的软件操作技能,例如财务咨询职位可以列ERP软件、财务软件、统计软件等,机械设计职位可以列出三维造型软件如CATIA、UG、Pro-E等。
▲其他信息
比如自我评价或者兴趣爱好。
自我评价建议写,相当于简历中画龙点睛的部分。但写的时候不要堆砌美好形容词,还是结合求职意向,选择3个和求职意向关联度最高的个人能力、性格特点,突出展现即可。
4,怎么准备笔试
目前校招中常见的测评类型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是性格测试、行测、专业题。
▲性格测试
在性格测试中,HR主要在“测试”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测试应聘者为人处事的性格特点,即求职者的人品、性格是否正常;二是测试应聘者性格与岗位的匹配度;三是测谎机制。
几乎所有的大厂的网申测评都会包含性格测试,如何提前准备避免踩坑,这里也和大家分享几种方法:
▲行测
不仅是公务员会涉及到行测题的考核,校招中行测也十分常见,包括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言语理解、资料分析、常识问题等题型。行测没有捷径,需要大家多多练习,掌握做题方法。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些如何准备行测的方法:
▲专业题
这部分需要我们对应聘行业、公司、岗位都要有一定的了解,也需要你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这些都可以通过平时自己的积累来提高。
专业题准备的方法:
5,怎么准备面试
现在很多大企业都会设置2-3轮甚至更多轮面试。
面试的一般分为:群面(无领导小组讨论)、HR面试、用人部门面试
群面(无领导小组讨论)
群体面试时的问题往往有别于单独面试,HR往往会设立一些两难的问题(问题设置会五花八门,并不会有百分百完美的答案,所以没有必要非要去苛求百分百正确),主要是让应聘者在两种互有利弊的答案中选择其中的一种,目的是为了考察应聘者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群体面试的难度和要求要比单独面试稍高一些。自然对应聘者回答的时机和方式也有讲究。
无论是“群面”还是“单面”,HR都会依照招聘不同的岗位来选择考察的侧重点。只是群体面试更能够让面试官检验出应聘者的协调能力、自信程度等行为风格。所以,在“群面”过程中,除了要根据自身对面试问题的拿捏程度来决定抢先还是谦让外,还应按照应聘的职位特点来“见机行事”。
还有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点,群体面试不是辩论会,当面试官抛出一个问题时,应聘者应该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找出彼此的共同观点,引导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而不是一味地用恶语相加、敌视的态度来驳倒对方的观点,更不应该用贬低别人的方式来抬高自己。虽然在面试过程中,你有着强有力的压倒性“优势”,但在面试官眼中,你只是一个单打独斗,不适合团队工作的“佼佼者”。
HR面试和用人部门面试
这两个面试会有较多重叠的内容,用人部门除了常规的问题外会更多涉及专业方面的问题,专业问题部分的准备可以参考笔试的专业题部分来准备,我这边主要介绍一下常规问题面试部分。
从面试流程着手来准备,面试无非就是分为4个基础部分:
所以,咱们从这4个流程part来准备面试是最佳的。
▲自我介绍
面试了这么多人,要么就是太简短明显没有经过准备,要么就是冗长到差点想打断他的沉浸式自嗨。
对于自我介绍,有几个要点:
▲经历的陈述和问答
经过自我介绍,面试官往往会顺着你的自我介绍和简历上的工作经历来提问,那么你就必须得准备好和自己经历相关的一些内容。
当然了,你的自我介绍和工作经历的陈述一定是和应聘岗位有较高相关性的内容。
▲了解公司业务与产品
如果你对公司的业务和产品都不愿意去了解一下的话,如何让面试官相信你有很高的意向度呢?
▲准备最关心的问题
这最后一part,面试官往往会以“你还有什么想问的吗?”作为面试的收尾。
你需要准备的就是自己最关心什么,是薪资结构?福利待遇?还是具体工作内容和团队分工?
综上,各位即将去整顿职场的00后们,可以想象,你们在求职季海投简历是必然的,但请记得要用心准备每一次的面试,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认真准备是尊重自己的态度,以诚相待!祝各位面试求职顺利!
(PS:时间有限,如有笔误之处,还请各位00后们见谅!下一期会和大家分享“00后的反向背调”!)
发布时间:2023-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