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刚收到一条学员评价
恭喜您成为职徒简历推广大使!请选择激励模式
确认
岗位有两个作用,第一点是标明工作的性质,这一点和部门的作用类似,对于一些工作而言,尤其是技能导向的工作,岗位比部门更加重要,例如平面设计师、Java开发工程师;另一点是突出岗位级别,例如设计主管、技术总监等。
这些年国家在鼓励创新创业,不少同学在学校里面注册了公司,担任了某个管理层职务,且确实有很核心的领导作用和成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应聘的是初创型或者小规模企业,你可以用岗位级别突出自身的管理能力和领导力,往往雇主是比较青睐的;但是如果你当时只是参加学校比赛,毕业以后就投入了校招求职大军,这种情况下,建议用岗位属性的名称,更能体现你务实和低调的态度,也避免了面试时候的尴尬。
很多同学在岗位上直接写“实习生”、“Intern”或者“兼职”, 这种写法虽然没有错,但是并不能体现出你的岗位具体工作属性,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部门和岗位的性质,以及工作中具体工作内容所占据的时间比例进行划分, “定义”一个有显著意义的职位名,例如做的工作大多与互联网产品设计,产品调研相关,不妨写成“产品实习生”“产品经理助理”的岗位名称。这样做核心的目的也是为了让HR迅速判断你是不是这个坑的萝卜。
职场经验的积累是一个升级打怪的过程,工作1~2年后,个人的工作职级发生了变化,这种情况下简历通常以最高职位来写。升职经历可以放在具体工作描述中,示例:在三年内从经理连升三级到总监(通常需要5-7年),升职前的经历如果有特别出彩的可以合并描述,但毕竟你找下一份工作,职级至少会和现在平级甚至更高,所以入行初期打杂一些的经历完全可以略去,更突出自己的管理能力或者更高的技术实力。
如果是在同一家公司不同的岗位,如果时间没有重叠,可以当做两段工作经历来写,不同职位不同部门,如果简历整体采取的是一行标题,撰写方式等同于两家公司;如果简历采取的是两行标题,第二段经历的第一行的公司名称可以省略,只写部门和岗位名称即可,职徒简历中针对这种情况有简洁的折叠功能,如果是同一家公司,可以将第二个同名公司折叠起来,以节省简历空间。
发布时间:2022-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