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收藏
分享
你身边有哪些年入过百万的90后,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Sandy Cao
查看    991 0
恰巧,我的身边有那么几个年薪百万的90后。本文不想卖鸡汤,先分享几个故事,最后给出解决方案。
 
上海静安寺嘉里中心的写字楼里,聚集着无数传说中的“名企金领”,我有个好朋友,也在其中的某一层。
 
一年前的深夜,有事,一拨他手机,竟然还在公司,于是去找他。他特地叮嘱:“到了楼下给我打电话,刷卡才能上来”。
 
走进这栋精致的甲级写字楼,令人惊诧的是,楼里竟然还有不少公司的灯,是通亮的。
 
我刚掏出手机准备给朋友打电话,保安主动问我,是去11楼吗?我说对的,你咋知道?他说,每天加班到最晚的都是他们呀,这个点没走正常,我帮你刷卡上去吧,就别麻烦他下来跑一趟了,年轻人挺可怜,挣点钱不容易。
 
我第一次知道,原来作为圈外人,保安小哥对朋友这种看似成功、年薪百万的青年精英,怀有的感情是“同情”
 
我顺利上了楼,果然整个办公室有一半人还在埋头苦干,有西装革履的主管,也有刚入职的小年轻。
 
朋友说,他们几乎天天如此,不出差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在加班,习惯了,早下班反而不知道该干嘛
 
“你看,旁边那个是我的行李箱,里面打包了两件贴身换洗衣物和洗漱用品,一旦客户提出要求,我得马上拎着行李去机场,打包好放在公司省事儿”。
 
我们总是羡慕那些工作不久就年薪百万的年轻人,羡慕他们出入五星级酒店,背名牌包包,年终奖拿20个月的工资。
 
其实,这世上所有的牛逼,闻起来都是苦逼的味道
 
当你刚吃了午饭没多久就在纠结今晚该吃什么的时候,这个城市里有一批年轻人正抱着迟到的外卖一边扒拉两口一边飞快的赶着活儿。
 
他们都是90后,他们年薪百万,他们觉得自己只是每天都在为如何把活儿做得更漂亮一点而发愁的普通人
01、Andy是我的一位学弟
 
他毕业于国内某知名财经院校,在大学里他就非常活跃。
 
别的同学都在忙着考ACCA,背雅思托福单词的时候,他早早地开始加入学校的投行/咨询俱乐部,向学长学姐讨教求职的经验,大二就开始利用有限的课余时间做企业PTA,然后开始找实习。
 
我只记得他的实习越找越好,从小公司到知名公司,从纯打杂到supervisor舍不得他走
 
大三的时候我跟他交流,觉得他早已不是那个稚嫩的学弟,他对自己的未来有非常清晰的规划。
 
不出意外,本科毕业他就去了top合资券商投行部,起薪35-40w,年终bonus更是丰厚。一时间,他成为了无数学弟学妹膜拜的偶像,母校也好几次请他回去做讲座,分享自己的求职经验。
 
他却私下跟我说:
 
“跟学弟学妹做分享,更多的是鼓舞,传播正能量。实际上投行哪有那么高大上啊?”
 
“我们的工作日常就是写不完的材料+出不完的差。大部分工作说实话谁都能做,没有太大技术含量,但是拿到这张入场券却不容易。虽然都是dirty work,你也得非常努力的做好呀,这样才能在职业上有持续的发展。”
 
很多同学大学里把工作想得太美好,整天YY各种装逼的生活,入职之后才发现并非如此,实际上更多的是苦逼。
 
“我们部门的VP工作7年了,年薪几百万,还得踏踏实实写材料,这才是投行的现实。那些熬不住的同学早就在入职一年多跳槽去买方或PEVC机构了,留下来的人还得继续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
 
“哦不聊了,昨天刚从香港出差回来,今天加班,白天面试了一堆清北的学生,现在正抓紧赶材料呢。”
02、在一个行业交流会上认识的Ming
 
他就职于某国有大券商机构业务部,底薪20w,其他收入都靠业绩提成。
 
我知道这家券商是行业内出了名的aggressive,但他的描述还是shock到了我。
 
“我们有公司QQ群,每天下班之前,会有专人公布整个公司各个部门今日营收情况,具体到每个人,今日创收多少,能拿到多少奖金,都会清楚地公布。”
 
“业绩突出的同事可以拿到现金奖励,成为企业明星,意气风发;而那些业绩垫底的同事会非常难过,往往比钱少更让人难堪的是连面子都没了,整个公司都知道你不行。”
 
能赚钱光荣,业务差滚蛋,我们部门两个top sales年薪150w+,淘汰率高达80%。
 
我感到无比震惊,他却苦笑一声说:“没啥,都习惯了,我们从做实习生开始就得适应这样的狼性文化。实习期能完成3000万业绩留下,提前结束苦逼的求职生涯;完不成的校招也别投递了,没戏。”
 
“公司这么泯灭人性,还有人在那死心塌地的干?”
 
泯灭人性?你牛逼,大家就会记住你,你流过的汗,淌过的泪,受过的委屈都会在你成功拿下单子之后变成白花花的银子,我觉得没有比这更公平的交易了!Fair Enough~”
 
03、Jasper是我大学玩社团时的同学
 
海外master毕业后,加入了某知名PE机构。
 
同在上海,我们却鲜有机会见面,我只能根据他朋友圈的坐标判断他又飞去了哪个国家,根据他合照里的行业大佬判断Jasper又在做什么项目。
 
用经常出差来形容他的工作日常是不合适的,偶尔回到上海才是正确解读。
 
经常一觉醒来,我都忘了自己在哪儿了,没有时差概念,一直在飞机上倒时差。那阵子爆痘得厉害,晚上睡觉经常做噩梦,好多次觉得自己快猝死了,真想过一次抱着枸杞在办公室一呆一整天的日子。”
 
2年里,他做了几个非常成功的项目,这家牛逼哄哄的PE机构董事长亲自加了他微信。2年后,他却辞职了。
 
大平台往往会让你产生一种错觉,你会慢慢觉得所取得的成就都是你靠自己的能力争取来的,你会在一次次的采访和conference中不经意的飘起来,觉得老子太特么牛逼了,这么年轻就能如此成功,而忘了很多光环其实是平台赋予你的。”
 
“有一次,曾让我望而却步的顶级外资投行MD来到我的办公室拜访我,跟我谈合作,而一旁他们带来的VP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只能低着头做笔记。”
 
“我突然感到很害怕,一种不真实感围绕着我,我还这么年轻啊,有何德何能坐在今天这个位置上?我怕有一天离开这个平台就什么也不是了。这个念头折磨了我半个月,我决定辞职。”
 
”啊,在事业如日中天,受到董事长重用之际辞职不会很可惜吗?“我痛心疾首地问他,仿佛放弃一份有着远大前途工作的人是我。
 
“可惜,但必须这么干!我想看看两年的磨砺究竟给我带来了什么,离开大平台,我自己能创造和成就什么。”
 
上周我又见到他,他现在已经是某投资集团中国区的负责人,从0到1帮这家集团打开中国市场。
 
少了一些凌厉与冲动,如今的他更显得低调而成熟,朋友圈很少发了,能不参加的采访和conference也一律拒掉。
 
“当时真的是从头开始,搭建团队就让我吃了不少亏,选拔了8个高管,其中2个人没看准让我耽误了不少时间。”
 
“以前在大平台所有的琐事都有人搞定,我只需要负责尽情舞蹈。现在却需要亲力亲为做很多事情,但是我觉得非常踏实,看着自己把一套东西从无到有的搭建起来,再看到它开花结果,那种成就感无法言喻”。
 
他现在年薪多少,我不知道,只知道那晚他派了专职司机驾着豪车送我回家了。
04、所有牛逼背后,都是苦逼
 
我从没见过一个不努力不拼命的人,突然就横空出世,牛逼闪闪,轻轻松松就活出了别人仰望的高度。
 
只有这样一种人,才能收获高配版的人生:他们既能独立思考,也能不断进击;他们既能苦熬,也舍得对自己下狠手。
 
这些毕业不久,就年薪百万的90后,并非有三头六臂,只不过是他们在这个相对公平,看重能力的年代里,比一般人更能吃苦而已。
 
那晚我和Jasper告别时,他跟我分享了一个故事:
 
“当年我master快毕业时,非常渴望留在华尔街,我在LinkedIn上给200个华尔街从业者发了信息,求见面机会,其中20个人回复了我,有5个人决定见我一面,平均每一次coffee chat只有15分钟。”
 
“他们来去匆匆,我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记住我,但我最终一个面试机会都没有获得,我是带着天大的不甘离开华尔街的。”
 
“而如今,我可以平等地跟他们的上司坐下来慢慢地喝杯茶,不用开口介绍,他们已经认识了我。我想,这种从容和自信,应该是支撑一个男人不断拼命干事业的动力之一吧。”
 
成功是偶然还是必然,我们看得到的是人前显贵,看不到的是他们人后受罪,比努力更重要的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他们的成功无法简单的复制
 
经常听到有同学抱怨工作让自己没有成长,其实是我们花在思考的时间不够,只顾着机械执行工作日常。
 
诚然,作为初入职场的新人,面临最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协助和执行,但是我们是否有思考过长期的发展规划,目前的工作能否满足你三到五年之后的预期生活,在正确的道路上积累好过在错误的道路上飞奔。
 
看看这些工作出彩的90后,他们无不是很早就对自己进行了合理评估并设定了努力的方向,试错要趁早,积累要趁早,不要等到年华老去才感叹世事不公。
 
看到这里,我想请你问自己三个问题:
 
1、十年之后你想拥有怎样的生活?
2、这样的生活需要什么工作才能实现?
3、这样的工作我能否胜任或通过努力最终胜任?
 
我想,通过这三个问题你一定已经筛选出适合你的工作,结合工作要求看看自己还有哪些差距,设定一个时间表,从现在开始着手查缺补漏吧,看了再多的鸡汤也比不上自己踏实去做来得真实。
 
话题
年薪百万

发布时间:2023-05-08

发布
Sandy Cao
擅长金融行业职业规划与求职技巧
相关文章
职场导师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