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收藏
分享
公务员报考超200万,字节暴力裁员,什么才是真正的稳定?
武乘锋
查看    4936 0
2021年10月,字节跳动被曝出商业化部门大量裁员,游戏平台Ohayoo,教育业务部门所有人员全部裁撤,都说不裁应届生是一个企业社会责任的底线,不过貌似在资本强势的面前,底线这个词连一个字节都不值,似乎一大票企业都在比拼谁的底线更有下限,包括携程,去哪儿,哈啰,快手,瓜子二手车,水滴筹等均在大规模裁员,新浪阅读裁员幅度更是高达90%,不管是应届生还是老员工,均未能幸免。想来这么多人冲破头进大厂,不仅看重的是不错的薪资,更重要的是大厂能够给到的稳定的安全感。

2022年国考报考人数超过200万,2021年报考151万,2020年报考人数143万,2019年报告134万,连续3西藏自治区邮政管理局一科级主任科员,竞争录取比例竞达到了创纪录的19231:1,公务员报考的热度几乎已经达到了近10年的高点,越来越多地人在追逐这一铁饭碗,希冀旱涝保收,稳定一生。

找工作寻求大厂庇护,事实已经证明大厂给不了这份安全感,难道考公就可以吗?在我看来,这无非是妄图稳定之人给自己灌入的一剂麻药,至少他们觉得这个药效很长久可至终老罢了。

 

真正的稳定来源于个人对不确定性的掌控,来源于个人强大的内心。

如果你的理想并非从政,公务员的职位更像是在温水煮蛙

01

学而优则仕,这是中国2000年封建帝制下的铁律,从明末的资本主义萌芽,到清末的洋务运动,到70年代改革开放,到当下中国傲然雄踞全球强国之列,虽然这一理论并未有根基性的动摇,但是时至今日社会体系对个人价值的评判已经更加多元,所谓人各有志,公务员作为一个岗位和其他社会岗位一样,涉及了不同的行业和岗位类别,薪资待遇更是千差万别,清水衙门,边远地区比比兼是,但是照样挡不住汹涌的报考人流,北大发布《2019年北京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其中,有49.65%的应届生选择私企就业,有49.79%的应届生选择考编制。在众人眼中,尤其是清北精英学子的眼中,公务员岗位的含金量与社会岗位的含金量孰轻孰重,不言而喻。

我们纪念海瑞,为民请命,惩前毖后,鞠躬尽瘁;我们悼念周总理,建国建交,振兴经济,殚精竭虑;我们歌颂焦裕禄,身先士卒,振兴经济,死而后已。作为一个时代的政治人物,他们不计个人得失,居其位,谋其政,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人民谋福祉,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造富后人。

而新时代的青年,报考公务员又是为了什么呢?

想来理由无非是几条:公务员的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的平均水平,公务员阶层掌握有更多的人际交换资源,不少地域的公务员系统有人才引进低价购房的资格,最重要的也是最核心的一点,公务员系统不会裁员,拥有了这个编制,人生就拥有了稳稳的确定性。真正有政治理想渴望改变后世的永远都是少数,毕竟公务员不一定意味是当官,更不意味着拥有权力,更多或迫于社会的经济压力,或满足于个人躺平吃公粮的愿景,但都殊途同归,走上了公务员之路。

从社会分工角度来看,公务员体系并不直接产生生产价值,而是作为生产资料的调配者,带动举国经济振兴发展,如果仅仅是为了逃避职场的血雨腥风、企业市场竞争进入了公务员系统,殊不知任何一个公务员岗位都在为服务地方经济,振兴地方经济而贡献力量,打交道的是千千万万的经济主体,内心的力量不足谋一域,又谈何谋全局,身上缺乏使命感,躺平安逸,又如何能有动能驱使改善人民的生活。《觉醒年代》剧中陈独秀怒斥胡适说:“中国之所以这么窝囊,就因为郭心刚太少,胡适之太多”。 生逢太平盛世,此生之幸,我们不必为了生存流离失所,不必为了救亡图存心力交瘁,渐渐地我们变得麻木,我们没有了理想,我们活成了一个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从政并非为了政治抱负,捍卫强国,而是为了苟且度日。

从个人经济角度而言,公务员的薪资待遇水平在各个城市均居于中等水准,职业路径高度清晰化,工作强度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比社会岗位轻松,如果没有政治抱负,很可能就是在两点一线中结束个人的一生。但是,公务员的岗位比普通人有更高的约束标准,今年9月石家庄某县政法委书记因为对群众说了一个“滚”字被停职,试问在这漫长的几十年中,作为一名公务员,你能够经得住身边和你能力差不多的人比你更有钱吗?你能禁得住比普通民众更高的消费和道德约束吗?你能束缚自己这一生谨言慎行吗?任何不该有的欲望、情绪、言辞都可能导致前程尽毁,而再度进入社会没有技能傍身,可能生存都成了问题。单纯从工作角度看,公务员的性价比还有那么高吗?

希望明天的中国不会成为今天的日本,一个没有希望,没有灵魂的国度。公务员需要的是有使命感的精英阶层,而不是待煮熟的青蛙,长此以往,于国于己均不利。

个人的职业竞争力比短期的薪酬回报更重要,不要让你的职业生涯成为资本筹码的牺牲品

02

在某一次创业集训营中,某FA机构自主研发了一套企业经营沙盘,将其作为学习课程中的一个环节,该沙盘模拟了企业从0到1,产品选型,人员招募,企业并购,再到上市整个过程。该沙盘模拟的是互联网类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其中一个核心的环节就是人员招聘,每一个阶段都会放出一些人才,开发,设计师,市场等岗位,每一类人才又分高级,中级和初级,每一轮人才放出后,参与其中的企业竞相报价,人才价高者得,所以在企业经营初期,不管是任何一个等级的人才,各家企业都给出了更高的溢价,推动业务快速发展。而等到企业在发展后期,市场仍然在不断放出人才,企业业务发展趋于稳定,这个时候我们小组的成员集体做了一个决策,开掉之前200w招来的高级人才,重新在市场招募新的高级人才,因为此时同等级的人才市场竞价结束只要40w就能竞争到,一轮换血之后,在生产能力和销售能力不变的情况下,人员成本整体居然降低了50%。最终我所在的小组,成功并购了另外一家企业,成为整个游戏的胜出者。

在资本眼里,人只是一种生产工具,工具是为了生产产品和验证商业模式,如果验证失败,工具可以替换,为了保证最具性价比的生产力,工具不一定要用坏,也可以用旧了就换,新的比旧的更好用,更便宜,何乐而不为。

这几年,各大互联网公司校招给开的薪资越来越高,各家疯狂在市场上争抢人才,因为巨额流量的垄断,让这些巨头有了丰厚的利润,因为有了丰厚的利润,所以他们可以不计成本的去抢人,抢人的目的是为了让竞争对手抢不到人,这样就可以进一步维护各自的垄断地位,但是抢来的人究竟安置到哪里,老员工倒挂的越来越严重如何处理,资本没想好,委员长们没想好,进来的人自己就更没想好了,因为应届生而言,他们来某一家公司往往在意的不是做什么,单这个公司的牌子就足够让他们在同龄人中嘚瑟了。

2014年的移动互联网开始,民营资本,尤其是美元资本开始主导国内互联网领域的走势,从支付、打车、外卖、在线教育、买菜等诸多民生领域,资本几乎可以说凌驾于一切之上,亏损砸钱补贴,高溢价招聘人才,最后达到市场垄断,这几乎是标志性的三板斧,什么财务报表,商业逻辑,企业家情怀都靠边站。资本唯利是图的心态,能让整个行业都变得无比畸形。以教育为例,高途(跟谁学)2019年6月上市,股价平均约10元,一年左右的时间到了2021年初涨到了145元,而国家双减政策的出台直接将股价打回了3元,在最初的阶段,所有的教育机构都在疯狂的烧钱抢占市场,抢人才。比如说,A机构某老师30w年薪,B机构来挖,老师玩笑开价200w,结果当天应允,而且先打40w定金到账上,不要去考验人性,也不必去追究这个老师真实的身价,对于资本方,效率=垄断,既是搭建自家人才梯队,也是毁竞品长城。K12辅导机构超前教学,正课上老师没讲之前,所有的学生均已经学过课本,学校沦为了做题的自习室,补课费越来越贵,孩子越来越不快乐,中年人越来越焦虑。

资本是逐利者,而非慈善家,靠整合现有的存量业务用流量优势碾压一切竞争对手,进而攫取比往期多得多的垄断所带来的暴利。他们不会考虑对这个社会贡献多少价值,引导了怎样的社会价值观。身处于每个企业中的员工,坚信企业的平台大,资源多,抱紧企业的大腿,就拥有足够的安全感,融化富贵,衣食无忧。

双减政策的巨斧挥下,既斩断资本在教育行业嗜血的梦想,也斩断了千万级人口的就业机会,各个机构的老板跑路,千百万的学费代偿,员工垫资欠薪比比兼是,你才发现最有情怀的教育行业在资本面前底线是如此低下。

当然,更多的昨天还风光无限的大厂也在排队暴雷中,恒大近2万亿的负债震惊全球,巨额员工理财没有兑付,靠借款堆砌的空中楼阁给每一个恒大人一个响亮的耳光,给恒大打了多年工,不仅工资没存多少,还要用自己家底的存款给恒大续命,不禁感慨许老板是玩弄资本和政治的高手,从银行、供应商再到员工,能撸羊毛的都撸了一遍;P2P行业留下了8000亿的坏账,哪个老板不是清华北大精英海归的背景,区块链割的一茬茬的韭菜,哪个老板没有点网红和公知的背景。

资本横行这些年,35岁退休论,996,007等理论甚嚣尘上,在资本面前,每个人的时间价值被精确计算,作为一个打工人,如果你觉得的你成功摸鱼撸到了资本家的羊毛,无非是两种情况,一种是你离被优化不远了,第二种是你们团队离整体优化不远了。

不要将个人的安全感依附于巨头企业,真正的安全感应当依附于个人的内心和能力。要不然当有一天平台轰然倒塌的时候,离开这个平台,你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

人生的不确定性才是生命最大的乐趣,与其被动接受,不如主动拥抱

03

如果给你有10万元,当下有两个投资方式,第一种,每年可以稳定地获得3%的收益,第二种,每年可能亏损10%,也可能盈利20%,当我在课堂上将这两种简单的投资策略让从未做过投资的人选择时,接近70%的同学选择了第一种方案,我们不就投资组合的合理性进行探讨,但渴望稳定本就是人之常情。

当年所有的P2P企业哪个不是承诺你15%以上的收益,如果你相信了这些大佬、精英、公知的承诺,大概率直到现在你的本金都还没有要回来。

人性如此,我们总是相信别人给予的确定性承诺,但本身这个承诺在客观上就是不确定的。但如果让你主动去接受这种不确定性,大多数人会立刻选择逃避。

可是人类历史的进步却往往由不确定的因子在驱动向前,哥伦布在启程前,他无法预见能够发现美洲大陆;一团霉菌让弗莱明意外地发现了青霉素;革命的先驱在长征的道路上食不果腹时,谁能料想他们能够领导中国走向大国崛起之途。。。

很多人会觉得,大公司的8000元薪资比小公司的10000元更值钱,在创业公司(小公司)是一件多么高风险的事情,但是对于一些有能力的人而言,创业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是将个人的人生风险集中性释放,成功则一飞冲天,失败能够收获更多的人生经验,在再更高的起点继续重新起飞,最重要的是这些人生的不确定性是由你自己去操盘,你可以充分享受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痛苦抑或是喜悦。而对于追求轻松稳定安逸工作的人而言,风险实则在人生的成长中逐渐积累,如果习惯了螺丝钉的定位,缺乏鲶鱼效应,会逐步从一个有思考能力的人沦为一个标准流水线上的工具,面临每年6%的通货膨胀,3%的收益率即意味着个人在职场的价值在稳定地一点点贬值,当你不去寻求主动的改变,当被动的改变来临的时候必然会手足无措。

所以在职场,大公司和小公司很多时候并没有绝对的概念,但是对于个体而言,追求个人能力的最大化,挑战自己的能力边界,寻求自己在公司的不可替代性是永恒的真理,不应当惧怕不确定性,而是应当学会在不确定性中发现个人的机遇,在我看来,如果你在20岁时就已经知道你60岁时可能的境遇和模样这是多么无趣的事情,无论失败与否,当自己年迈时,回忆过往,有这段经历证明自己曾经折腾过,这也是生命本身赋予的意义,毕竟历史是由求变者改写的。

 

话题
公务员字节跳动行业研究职业规划

发布时间:2021-12-14

发布
武乘锋
欢迎使用职徒简历52cv.com
提供的服务
评价
职业规划
¥500
中文简历修改
¥500起
图文咨询
¥50
约Ta辅导
相关文章
职场导师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